深圳用劲: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生态构建并进
近日,深圳市正式公开《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造和产业进步行动规划(2025-2027年)》,旨在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融合的新动向,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实现跨越式进步,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。
根据该规划,深圳市将在未来三年内,集中力量在机器人决定因素零部件、AI芯片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融合技术、多模态感知、高精度运动控制以及灵巧操作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。目标包括培育超过10家估值超百亿元的企业,20家营收超十亿元的企业,落地50个以上十亿级应用场景,形成超过1000亿元的关联产业规模,并吸引超过1200家相关企业形成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。
为实现这些目标,深圳市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任务。首先,将重点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、AI芯片、仿生灵巧手等决定因素技术的研发,采用揭榜挂帅、项目经理人制等方法,分阶段、分批次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。在核心零部件方面,将攻关高能量密度的微小电机及驱动技术、高精度多模态传感器等;在AI芯片方面,将研发支持多模态大模型推理加速的新型芯片架构,推进国内化替代。
深圳市还将构建具身智能基座及垂直领域大模型,突破具身智能本体控制技术,以提高机器人的交互、预测和决策力。同时,规划还强调了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的重要性,包括高标准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、打造创造服务平台、布局检验检测平台和中小试基地等,以形成完善的产业创造服务体系。
在营造最优科技创造生态方面,深圳市将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建设制造工厂,提高规模化制造能力,并推动新产品、新技术的第一次应用和产业化。同时,将加快放开政务服务、工业制造、教学、医疗健壮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场景,滚动放开不少于50个应用场景,以促进技术的实际应用。
为强化供应链协同创造,深圳市将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,促进整机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,并鼓励下游企业积极试用联盟成员企业的产品。规划还支持龙头企业自主创造,精准服务在产业链中发挥引领性影响的企业,并在资金、空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。
在推动产业国际化方面,深圳市将建设服务全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交易平台,为企业提供海外市场信息、法律法规咨询等服务,支持企业出海开拓国际市场,简化产品出口通关流程,降低企业成本。
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,深圳市还将组建产业专班,统筹协调职能部门、重点承载区、高校院所及企业主体,建立产业进步动态监测、前沿技术研判和政策规划协同机制。同时,将实施顶尖人才引育工程和科技创造人才专项,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体系,为产业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。
深圳市还将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、灵巧手等细分领域,建设专业化园区,以机器人剧场、未来街区等创造形式打造机器人友好示范园区,进一步强化产业生态空间承载。